丑字新华字典解释及含义

- 丑 [chǒu]
- 〈形〉 - (形声。从鬼,酉声。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,故从鬼。本义:貌丑。按:在古代,“醜”和“丑”是两个字,意义各不相同,除作地支和时辰用“丑”以外,都不能写作“丑”。现在“醜”字简化为“丑”) 
- 可恶 - 醜,可恶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- 耗土之人醜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 - 姱而不醜兮。——《楚辞·橘颂》 - 亦孔之醜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。传:“恶也。” - 又如:丑名(恶名);丑言(恶劣的话);丑攀谈(说粗俗话);丑徒(恶徒);丑语(恶劣的话。也作丑话) 
- 污秽 - 行莫醜于辱先生。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。注:“秽也。” - 又如:丑秽(丑陋污秽) 
- 众多 - 醜,众也。——《尔雅》 - 在醜夷不争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众也。” - 又如:丑虏(众多的敌人。也指丑恶的敌人);丑杂(众多杂乱) 
- 形貌陋劣 。 - 如:丑露(丑陋;难看);丑状(指形貌丑陋) 
- 指事物不好 。 - 如:丑田 
- 不光彩,可耻 。 - 如:丑吒(丑事,不光彩的事);丑行(丑恶的行为) 
- 类,相同 - 比物醜类。——《礼记·学记》 - 获匪其醜。——《易·离》 - 又如:丑夷(年辈相同、学业相等的人);丑侪(同类,等辈) 
 - 〈动〉 - 厌恶;憎恶 - 醜类恶物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 - 又如:丑沮(丑诋毁谤) 
- 侮辱;玷污 - 秦昭王闻之,而欲丑之以辞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 
- 愤怒 - 莫不醜于色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说林》 - 又如:丑诋(谩骂诋毁);丑辞(谩骂之言);丑诋(辱骂;诋毁) 
- 惭愧 - 寡人醜乎。——《庄子·德充符》。注:“愧也。” - 又如:丑比(以曲从阿党为耻);丑剌剌(方言。羞人答答);丑辱(耻辱) 
 - 〈名〉 - 指坏人、恶人 。 - 如:丑逆(叛逆的人);丑徒(叛逆之徒);丑贼生(丑生。骂人的话。畜生,坏蛋) 
- 动物的肛门处 。 - 如:去丑(除去动物的肛门) 
- 怪异之事 - 四曰记丑而博,五曰顺非而泽。——《荀子·宥坐》 
- 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角色,扮演滑稽人物 
 - 〈名〉 - (象形。甲骨文象爪形。①本义:爪 ②地支的第二位) 
- 地支的第二位 - 丑,纽也。十二月万物动用事。——《说文》 
- 与天干相配,用以纪年。 - 如:一九八五年为农历乙丑年 
- 用以纪月,即农历十二月 
- 用以纪日 
- 用以纪时,即早晨一时至三时 
- 十二生肖属牛 。 - 如:丑肉(牛肉);丑宝(牛黄的别称) 
- 戏剧中的脚色名 。 - 如:丑三(丑角戴的三绺短须);丑旦(戏剧中饰演女性的丑角) 
- 姓 
 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